找到相关内容1446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--以《杂阿含经》所见实例为主

    说如实观察五根(信、精进、念、定、慧)可以证初果。   悟道的内容   但无论是言下悟道或是透过思惟观察而悟入,悟道者所悟的佛法是有其一定的内容的,这就是对圣谛的如实正慧。三九三经说:   ‘若善男子,正信非家,出家学道,彼一切所应,当知圣谛。……是故比丘!于圣谛未无间等者,当勤方便,修无间等。……三结尽,得须陀洹,...

    温金柯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1062307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教义

    的系统化显然是后人做的。   估计如来佛的根本教义,不会出他在成佛时思考过的一些问题之外,后来他在第一次说法时又讲到过,这就是圣谛和十二因缘。十二因缘已经讲过,圣谛是指苦、集、灭、道。意思就是说,...的主要敌人不是婆罗门,而是外道六师,这看法很有见地。他究竟宣传了些什么学说,今天还无法证实,只能根据现存的佛经加以概括的论述。   有人主张,释迦牟尼在涅槃前不久,对自己的学说做了一个撮要,这就是: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61469380.html
  • 理净法师答:何为苦、集、灭、道?

    先后证得果罗汉,名为“三转法轮”。这“苦、集、灭、道”也就成为佛教的根本教义,是大小乘共同修学的依据和教法,称为“圣谛”。 ...解脱。佛说此是“道”,也是真实不虚,名为“道谛”。所以“道”是通达的意思,能通至涅槃,故名为道。 在此圣谛中,苦、灭二谛是果,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理净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4/17210074139.html
  • 缘起法则

    也是非常深奥的。佛陀经常不是以明白圣谛真理,就是以知道缘起法则的真相来表达一个觉者、阿罗汉的体证。然而,圣谛的道理比同样重要的缘起法则更为人们耳熟能详,侃侃而谈。  虽然真正地照见明白缘起法是随著证...。对我们而言,理解明白圣谛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正是对于圣谛的无知,使得我们凡夫陷在无止尽的生死相续之中。  根据佛陀,他曾对阿难尊者说道:“正是由于众生未能理解明白缘起法,就像棉花球一样纠缠不清,...

    达磨难陀 著 魏善韬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4351736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修道观

    各异”。同时行者对圣谛决定分别:什么是苦?什么是苦因?什么是苦灭?什么是苦灭道?既是这样的决定分别,证知足次第现观,不足一时顿现观的。假定于一心中顿观四谛,怎么会得如是决定分别?   ...同时顿观的。   佛在善授经中对一个长者说:“于圣谛非顿现观必渐现观”,这更证明了渐现观是最契合于圣教的。当知行者对于四谛的观察,如观苦圣谛,定要将之现观成功,了解苦之所以为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965952.html
  • 佛教小乘

    ,即识“空”。进入加行道,可引导意念使之集中于“圣谛”及其十六法。声闻乘和独觉乘的信徒,各自要据其对“空”的理解,将意念集中于“圣谛”及其十六法。加行道分位,称为加行道暖位、加行道顶位、加行道貌岸然忍位,加行道世第一法位。  3、见道(见“空”)  修习者观想“圣谛”及其十六法的结果是初次直接体验“空”之本性,此时即进入见道。“空”性的体验,依据声闻乘信徒和独觉乘信徒和独觉乘信徒观修方法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3249957.html
  • 阿含道性(下)

    须达长者,他是早期贡献精舍给佛教界有名的长者,他问佛陀:“此圣谛渐次无间等,或顿无间等?”佛陀说:“此圣谛渐次无间等,非顿无间等。”也就是苦集灭道,不能在一下子都能现观。无间等就是现观(...得辟支佛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杂阿含三九三经也一样说,透过圣谛法门,三结尽,得须陀洹,他们都是有现观圣谛到某一种程度;三结尽,贪、恚、痴薄,得斯陀含果,一样是透过圣谛;五下分结尽,身为阿那含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3153175.html
  • 般若义理的探究

    第二十四:  【云何知圣谛。知苦圣谛时远离二法。知苦谛不二不别。是名苦圣谛。集尽道亦如是。云何知苦如。知苦圣谛即是如。如即是苦圣谛。集尽道亦如是。】   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六:  【为众生说圣谛苦集苦灭苦灭道开示分别。一切助道善法皆入圣谛中。用是助道善法故分别有三宝。何等三。佛宝法宝僧宝。不信拒逆是三宝故。不得离五道生死。须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用苦圣谛得度。用苦智得度。用集圣谛得度。用集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5160387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大圣佛陀为弟子广“空”的道理,其意义何在?

    大般若经云:“佛、菩萨、十八佛不共法、三十七道品、六道、十八界、六度、十二因缘(梵语dvadasangapratitya-samutpada)、圣谛(巴利语ariya-sacca)、生死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415512203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从因地修行开始,声闻乘历经多久可证成果位?缘觉乘历经多久可证成果位?菩萨乘历经多久可证成佛的果位?

    yana),译作弟子。凡是闻佛音声与修圣谛(巴利语ariya-sacca)法门而悟道的人,总称为声闻乘。声闻乘修圣谛法,自凡夫到证成阿罗汉,论时间,速者三生,迟者六十劫,其修行的方便有七(即七方便),得果有(即果)。   缘觉乘(梵语Pratyeka-buddha-yana),又作辟支佛乘,独觉乘。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,名为缘觉,若生于无佛之世,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224912475.html